山海关长城博物馆2022年度工作报告
2022年,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博物馆人的同心聚力下,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紧密围绕疫情防控、藏品管理、展览陈列、社会教育等重点业务板块,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开拓博物馆工作新局面。
一、社教活动形式丰富
一是围绕节日打造活动品牌。我馆在春节期间举办吉祥金牛年—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新春送“福”送春联线上活动,送出春联,“福”字30余幅。开展线上活动:我们的节日——庆新春·云端“讲”文物,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馆开展了“感知长城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小小讲解员培训及宣讲活动、“流动博物馆进社区”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党史知识与长城历史文化。“六一”儿童节,我馆联合古城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亲子研学游”活动,带领孩子们体验家乡文化。
二是“云游博物馆”满足观展新需求。我馆开展线上观展活动,开启“云游博物馆”,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足不出户的观展需求。我馆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推出包括“VR博物馆”、“博物馆云课堂”、“馆藏精品文物微展览”等多个系列栏目,满足观众不同的参观需求。
三是扎实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我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接待百余家省内外交流参观团体,三十余家市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在我馆开展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2022年,我馆接待游客约13万人,圆满完成各项接待任务。
二、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我馆在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明确各部门及各操作环节上的具体责任,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及时研究防控策略,落实防控措施;坚决服从上级指挥,下沉社区开展防疫工作,积极参加“党员双报到”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获得社区居民的高度称赞;选调职工到区防控办数据排查组接听防控热线。我馆采取入馆参观人员总量控制、分时分流及实名制预约等措施,倡导观众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人员聚集,同时继续做好场馆消杀、通风换气等工作。
三、做好文物保护和文物征集工作
1、定期对展厅文物和库房文物进行巡视检查,查找安防、消防安全隐患,复位和加固展柜内移位的顶部玻璃,防止文物损毁事件发生,及时组织更换展厅和展柜内照明设施,保障展陈效果。组织完成展馆及文物库房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2、做好馆内借展文物归还工作,将市博物馆筹建处借到我馆的文物撤展,从库房内找出相应的文物进行替换。绘制文物线图,制作说明标牌,做好替换文物布展工作。
3、文保部编辑整理文物线索人提供的1600余件文物藏品的资料,又整理现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藏品以及展厅图文资料等2000余件套和区文保所的2200余件套的藏品资料、照片等,给新馆大纲编制单位和展陈设计单位做为展陈的基础文物资料。
4、与文物征集专班领导到抚宁区、卢龙县、青龙县、海港区以及本区等各地,与文物收藏单位以及个人收藏者进行接洽,搜集文物征集线索。将接受捐赠和借展的文物安全取回,做好捐赠和借展文物的接收保管工作。
5、对新馆展陈大纲编制单位提出的文物需求清单进行反复梳理,形成文物清单。组织专人与省内、外相关各文物收藏单位沟通文物借展事宜。
6、整理馆内文物展品的帐目,将各展厅和库房文物展品进行梳理区分,为文物展品向新馆迁移工作做好准备。
四、安全保障筑起新防线
2022年,我馆完成消防、安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安保部工作人员每日定时开展安全巡查,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馆内文物、人员的安全。我馆顺利通过各项安全检查,并按要求更新风险管控档案。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和反恐防暴培训,组织职工进行灭火疏散及反恐演练,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检验了安全预案的可行性,为今后开展安防、消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创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我馆开展一系列的创城宣传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讲文明 树新风”喷绘海报,“道德模范”公益广告、宣传展板等,营造浓厚的创成氛围,潜移默化增强创城意识。二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按照最新创城标准更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档案,加强培训,整理、完善志愿者活动资料以及未成年人社教活动资料。三是认真做好责任区内环境卫生治理。认真落实区文明办安排部署,对接创城责任社区,创城期间保证每天都有专人进行责任区内巡查,确保无楼道小广告、无烟头、垃圾等。四是及时提交创城各类材料。严格按照上级指示,认真及时做好图片、报告、清单等各类创城资料的网上填报和提交。
2023年,我们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肩负起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在进一步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的同时,持续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全市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