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阅读  
 
 
 
  山博快讯
 
 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摘要
 
作者:国家文物局  来源:国家文物局
 

11月24日,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包信和院士和陈发虎院士、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文物局)的代表作了专题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录如下。

学科融合——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突破口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教授

学科融合、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在文物科技创新工作中非常重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期重视高新技术在考古和文物领域的应用,1999年成立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考古在同位素考古、释光测年、古材料的高精度分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领先成果。2014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了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中科大考古实验室为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和挂靠单位,建立了以文物保护和传统工艺为重点的文物专业学科点。

近年来,中科大人文学科综合利用优势学科,发展出一批以“科”字当头的新型交叉性人文学科,重点建设科学技术史、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和传统工艺等学科。中科大与国内外考古单位开展了长期合作研究,同时依托学科平台,积极拓展科技考古前沿交叉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交叉学科的特色优势。

中科大的多个前沿科学和高技术学科方向,在支持和支撑国家文物事业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二十世纪末以来,中科大科技考古团队将物理学、生物学、古文字学与考古学研究方法交叉融合,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遗存进行了分析研究。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了各类文物建筑早期的火源,着火的特征、路径、蔓延的机理,建立了文物建筑火灾风险动态的评估方法,发现了抗干扰火灾的早期探测技术,成果在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地进行应用。1965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碳-14测年实验室,碳-14测年、古DNA、铅同位素等技术的应用,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取得了重大成果。

加大文物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是保障学科融合、推动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关于文物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有几点建议:希望国家尽快启动文物(组成成分、形态)的精准分析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文物科学当中的应用,促进学科融合和交叉科学的成果尽快在文物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希望国家面向重点技术领域,启动工程“硕博士专项”;建议对文物系统优秀研究人员进行双聘,让他们在高校担任教授、博导,结合实际开设专业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

多学科协同研究助力中国考古可持续发展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环境考古研究工作很好地体现了多学科协同研究,以及新兴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在地学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分子考古等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不断融入考古学研究中,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借鉴,为当前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古DNA技术的发展在考古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从夏河白石崖溶洞的堆积物中发现了距今10-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提供了丹尼索瓦人在中国活动的直接证据。古蛋白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该技术对于分析更古老的样本特别是那些DNA分解较为严重的样本具有优势。通过此项技术,鉴定了白石崖溶洞的古人类下颌骨,确认其为丹尼索瓦人;随后,又从该遗址出土的碎骨片中,鉴定出一件夏河人的古人类化石残片。地理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人群迁徙模拟技术和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考古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考古遗址与古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揭示人群迁徙扩散路径等学术问题。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兰州大学的考古团队,主要聚焦青藏高原古生态与人类适应研究,致力于开拓和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与生存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今后,希望青藏高原所在的各个省区能够形成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跨区域合作研究模式,并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申报和实施相关的“考古中国”项目,为相关省区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提供良好平台。

另外,团队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以及依托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的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ATES)平台,积极筹划与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合考古项目。通过招收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的留学生和博士后,合作开展史前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推动中国考古进一步走向世界。

统筹推进文物创新体系建设,支撑引领文物保护利用

傅小锋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党组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平台建设,为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统筹推进文物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专题部署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探源等任务。“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文物科技创新进行专项部署,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文物保护专有装备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加强技术攻关,“十三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十四五”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将文明起源、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作为重点任务进行部署。三是推进平台建设,批准建设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系列成果,有效支撑文物保护与利用。一是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针对文物领域亟待突破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价值评估、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专有装备,推动标准化建设。开展早期人类起源研究和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制订高精度测年样品起样规范和制样标准,建立文明探源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年表。馆藏文物本体病害研究揭示了文物腐蚀劣化的机理,建立文物保护材料及保护效果评价方法。建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基本态势和发展流变的时空框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多重证据链的论证。二是培育了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完成的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文物科技保护重要力量。三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协同研究,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统筹推进文物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局面。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科技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以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文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为保护文物提供科技支撑。二是要加强前沿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三是持续加强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广泛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与文博单位,深化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做好创新服务。

强化技术装备供给助力文物保护利用

王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深化务实合作,建立工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印发《文物保护装备发展纲要(2018-2025)》,搭建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支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组织实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文物保护装备发展应用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研制馆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发掘方舱、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等90余种新型产品。文物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巡查监管、保护修复、展示利用等装备性能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文博单位和企业联合研制的高端化智能化文物保护装备,解决了因文物出土环境改变所导致的受损问题。

二是推广应用不断深入。通过典型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和应用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70余项,考古探测机器人等一批产品已经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得到应用。智能文物展馆出口80余家海外博物馆。

三是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充分发挥标准化组织作用,发布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安全技术要求等16项标准。指导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发布了3批41项急需标准。

四是企业培育初显成效。积极培育文物保护利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优质企业利用现代科技先进工艺等提升综合制造和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推动企业进军文物保护装备领域。

下一步将加强与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文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提升文物保护装备供给能力和支撑水平。一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梳理文博单位需求清单,鼓励生产企业聚焦文博单位需求,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加大应用示范力度,支持文博单位与生产企业联合开展文物保护装备应用示范,构建良性发展机制。三是持续完善标准体系,鼓励文博单位、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协同,联合开展文物保护数据管理、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研制工作。四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生产企业、文博单位加强文物保护装备的研发设计、标准制定、人才交流等多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文物保护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走出去。

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

肖寒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文物保护领域国家标准70余项,行业标准110余项,地方标准60余项,为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标准已经成为全球重要战略性创新资源。《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标准技术规则和互联互通作用,促进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及时转化成标准,为保护文物、延续文脉、繁荣文化提供技术支撑。借此机会,谈几点想法:

要推动文物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互动发展。建立文物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构建文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协同,强化科研力量,增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动能。

加强文物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围绕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利用各链条活动,健全文物保护标准体系,支撑文物保护利用精准管理、文物保护能力提升、文物资源有效利用。加强文物普查、文物云、国土空间规划、考古、文物安全、博物馆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以及文物预防性保护、修缮修复、数字化、专用装备等应用领域标准研制。

提升文物标准国际化水平。要继续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外文版,推动标准走出去。

壮大文物标准化专业队伍。要加强文物数字化、文物安全等重点领域标准化专业机构建设,建设标准化人才队伍;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懂规则的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

夯实文物标准化基础。要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高标准质量,严把标准入口和出口关。要加大标准实施力度,完善标准实施、评估和复审机制,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举报渠道,定期开展标准的复审,促进标准升级迭代。支持央地共建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等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提升文物保护工程检验检测、文物保护装备检验检测、文物保护材料性能评价等能力水平。

加强科研管理顶层设计,激发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活力

李六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积极调动科技创新资源,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逐步形成了集文物基础研究、保护修复、价值挖掘、监测管理、应用示范、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系统性发展模式。

制度建设方面,两年来共制修订近50项制度,鼓励开展课题研究,强化科研拔尖人才培养与支持,激励引导科技人员从事基础前沿和公益性研究,形成专家智库。机构调整方面,通过设立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中国长城保护研究中心)等二级机构,深化职能转变,强化对相关领域的深耕和前沿探索。人员方面,两年来招聘45名多学科和行业领军人才,弥补了学科短板。

明确“立足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业务发展布局。陆续创建了北京明十三陵、河南龙门石窟、鹤壁、山西应县、重庆大足等科研合作基地。明确“开门办院,强强联合,学科互动”的发展原则,两年来与近40家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多学科协同,聚焦预防性保护和防灾减灾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推动文物保护基础理论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与材料研发、专有装备研制升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标准化建设等。明确“开放包容、平等相待、互学互鉴”的国际合作理念,以援外文物保护项目为抓手,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保护实践与技术交流;推动与欧洲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发展;承担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工作,承办大型会议。

强化科研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牵头申报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入支持110余个项目。产出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共计发表文章300余篇,出版著作70余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励20余项。

通过项目实践,探索文物保护利用的文化、科学、技术、工程、管理一体化系统性综合推进模式。诸如,完成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碑刻石刻文物资源调查等科研基础性工作,编制《“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以川渝石窟、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等为南北方合作示范基地,拓展石质文物表层劣化和结构损伤理论研究;研发系列传统保护材料、工艺及配套装备,授权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持续举办“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2022年)、“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2023年)等学术会议。

凝聚文物科技创新动能 谱写文物事业崭新篇章

白雪冰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  

近年来,山西省文物局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启动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成国保和省保文物数字化监管平台,面向全省免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确立“问题导向、服务需求”的科研模式,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文物科技创新活力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文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做文章。2020年,山西省文物局单设了文物科技处,将文物科技创新作为单项指标纳入对各市文物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与省科技厅建立文物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将省属文博单位全部纳入山西省科研机构管理序列,并认定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搭建、成果转化、队伍建设等领域优先重点扶持,文博单位科研人员享受国家及省科技创新有关优惠政策。

在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聚焦文物“防、保、研、管、用”五大方向,重点围绕石窟寺、考古、古建筑、博物馆等领域培育创新平台和团队,依托高校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省级院士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文物重点科研基地2个,省级文物科研基地15个,组织开展文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交流,探索并推动文物科技保护装备迭代升级,推进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以及平台建设。

在文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补短板。与山西大学联合组建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与山西文旅职业大学联合成立文博技能学院,成立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

在文物科技创新成果上抓落实。按照一基地、一平台、一课题、一方向的布局要求,组织实施省部级课题20项,省级文物科研课题127项。成立省级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标准化工作机制,制定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9项,中部六省区域标准1项。联合省科技厅组织立项“云冈石窟石质文物内部凝结水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深入推进云冈学建设,创办《云冈研究》学术期刊,“数字云冈”计算中心建成运行,“云出云冈”云冈学文献知识库上线,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获批成立。山西文物资源大数据中心启动运行,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上线。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文物事业发展

幸军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文物局)副主任

近年来,重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平台支撑、提升专有装备、攻坚关键技术、促进应用转化,激活文物科技创新基因,优化文物科技创新生态,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将文物科技创新纳入全市“文化高分报表”定期比拼,将“深化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纳入《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强化人才支撑,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等纳入市级科研单位管理,大足石刻研究院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重庆师范大学成立考古文博学院。“十三五”期间,市属文博单位引进博士、硕士55名。全市文物科研人员达734人。

初步建立文物科技保护体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可移动文物修复优质服务机构。建成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完成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5家市级科研基地分别结合智能化、革命文物、自然科学、考古、石窟寺等行业优势,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促进国际和区域性合作,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等成立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与国内外3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大足石刻研究院联合意大利建成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联合高校等设立“大足学研究中心”。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专有装备。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100余家文博单位合作,依托国有企业研发文保装备,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体系。研发建设三星堆“多功能考古发掘集成平台”,建成省级考古机构院区和3000平方米实验楼,搭建科技考古、科技保护实验室集群。

着力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241个,获得专利82个,发表论文1934篇。推进核心技术攻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立了馆藏文物常见生物病害菌种库与虫种库,完成文物保护专用设备熏蒸器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完成出土陶瓷器生物绿色修复技术研究。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十三五”期间,实施文物科技创新项目37个,完成4.6万多件/套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数字化保护。建设“重庆云上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院搭建虚拟场景展示石窟艺术。围绕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文化·巴渝文物”应用。

                                                               


2023/11/27 19:26:09
被访问103次
 

版权所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策划&设计:秦皇岛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335-5051313  冀ICP备1301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