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阅读  
 
 
 
  山博快讯
 
 我的博物馆之旅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史迹与民风
 
作者:耿闻樱  来源:秦皇岛日报社
 

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万里长城——山海关展厅,展示帝王足迹的竹简版面吸引着我,在一整面墙上,以始皇东巡铭碣、魏武观海放歌、唐宗驻跸赋诗、清帝即景抒怀等为主题,生动的画面与写有文字的黄色竹简依次铺开,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在面前。


秦始皇东巡碣石图

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解介绍,秦始皇赢政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王朝。秦王朝建立后,出于巩固政权等方面目的,秦始皇先后5次巡行南北各地。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东巡碣石,这次东巡在今山海关东及秦皇岛沿海,修筑了规模宏大的碣石行宫,命丞相李斯写下了著名的《碣石铭》,对他完成的统一大业歌功颂德。


魏武观海放歌


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发展了军事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与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吴、蜀成三国鼎立局势。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出辽西北征乌桓,消除了北方的威胁势力。得胜回师途中,经山海关,临碣石,观沧海,即兴咏《观沧海》抒怀明志。

唐宗驻跸赋诗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巩固边疆,亲率大军东征高丽。

从洛阳到幽州,再经平州至渝关(今山海关),曾驻跸“临渝宫”,登“汉武台”观海,即兴吟成《春日观海》五言诗一首。

清帝即景抒怀


“帝王足迹”竹简版面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5位皇帝都曾在山海关即景抒怀,君臣唱和,在山海关留下上百首诗篇墨迹。

关城古迹与文化


徐达庙(太傅庙)

李解介绍,有着数千年文明、六百年建关历史的山海关,民间文化深邃厚重。寺庙宫观、古建民居异彩纷呈。长城军旅文化及多民族杂居交融造就的民俗民风,构成了山海关民间文化习俗的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


王家大院古民居

庙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山海关的庙宇大多与长城及军旅文化有关。长城及军旅文化浓郁的山海关庙宇,折射出早年山海关作为军事重镇所形成的文化特点。

太傅庙坐落于山海关城内,又称“显功祠”或“徐达庙”,建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是祭祀明代开国元勋、山海关创建者徐达的庙宇。庙宇落成时,宪宗皇帝曾赐匾“显功”。

角山关帝庙坐落于山海关城北角山栖贤寺西,是祭祀以蜀将关羽为原型的关帝圣君的庙宇。关帝是忠义勇武的化身,是明代长城戍军祭祀的主要神祗之一。史志记载,明代作为军事重镇的山海关,关帝庙数量难以数计。

海神庙现坐落于山海关南海老龙头,为“天后宫”“海神庙”“北海神庙”3座庙宇合并而成,其中的“天后宫”时代最早,为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建关修长城时,在山海关石河口建码头、运输军粮开通海运时所建。


山海关南大街绸布店

京师门户山海关,是东边邻国从陆路进京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朝鲜、日本等国家的使节客商往来频繁。当时,在山海关城内还建有专门供朝鲜使节落脚驻足的“公馆”。随着中外的交流往来,山海关也闻名中外。

端午节走城


在关城民风展示墙上,有一幅绘画表现的是古城山海关,人们在端午节走城的民间习俗。

李解介绍,在山海关,每逢端午节,男女老少都要到长城上走一走,当地人把这种习俗称为“走城”。

走城的习俗来自当年长城守军的后裔到祖先战斗和生活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寄托对前人的追思。

端午节走城的习俗在较偏远的抚宁区长城沿线保存得较好,这种每年到长城上走一走,从这个敌楼走到那个敌楼的习俗,当地人称其为“走楼”。“走城”或“走楼”,都是由长城派生出的特殊地方文化习俗。

来源:秦皇岛日报社

作者单位:秦皇岛日报社

责任编辑:魏菲 张秋实 贾楠 魏国栋 戈梦涓


2023/7/3 11:47:52
被访问142次
 

版权所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策划&设计:秦皇岛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335-5051313  冀ICP备1301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