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首页 > 文博探索 > 文章阅读  
 
 
 
  探索杂文
 
烽火台——古代军事上的情报站
 
作者:潘跃  来源:长城博物馆
 

      提起烽火台,人们并不陌生,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的闹剧,早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这个典故中,不难看出烽火台早在周代的列国时期就已有之,并在军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墩”、“烽鼓”、“烽燧”等。

      烽燧,它是古代军事情报网的设施。烽和隧是报警的两种信号,即火在白天不容易被观察,故放烟;黑夜里便放火。《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有“修烽隧”的记载。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一文中有:“夫边郡之士,闻隧(烽)举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蔡谟《与弟书》中写道:“军中耳目,当用烽鼓,烽可遥闻,形声相传,须臾百里。”说明了用烽燧传递军事情报的方式方法。

      烽燧上昼夜燃放的材料也不尽相同。白昼燃烟的最好材料是狼粪,因为狼烟又旺又直,不易被风吹散。夜晚则用柴草迭成井架,上加硫磺、硝石等引火物燃放,形成一个大火炬,火光高入云霄。这样,一旦遇到敌情,守台士兵便在台上点起烽燧,一台接一台地发出军事情报,传递到关城守备、各路军校守领、总兵,直至京城。

      为了准确掌握敌之数量,明成化二年(1466年)朝廷对守台部队燃放烽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附之以雷炮声。如:来敌百名,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举放二烟二炮。三千人便举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明史·兵志》)。真可谓是有声有色的通讯方式。

      烽火台大部分建在城外高阜之上或平原转折之处。形状上有方形、圆形、梯形。现在我们常见到的烽火台,多为明代万里长城的附属建筑。如山海关长城沿线就分布着十座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烽火台,且台与台之间距离通常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从而构成了山海关“城关相联,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临榆县志·城池》)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

      纵观烽火台的历史及其作用,它是与戍边御敌的万里长城之兴衰密切相关。因此,它始于周代,盛行于汉代至明代末年,消弭于清代初期,前后历时近达三千年之久,在我国古代战争中起到了“电报”和“雷达”的作用。

2008/8/3 23:00:48
被访问8611次
 

版权所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策划&设计:秦皇岛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335-5051313  冀ICP备1301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