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首页 > 文博探索 > 文章阅读  
 
 
 
  探索杂文
 
关于“天下第一关”城楼早期形制的一些看法
 
作者:王雪农  来源:长城博物馆
 

      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山海关,是明长城东部的一座重要关隘。“天下第一关”城楼是山海关的东门楼,又称“镇东楼”。它在山海关四座城门楼之中,与西门“迎恩楼”一同建于明初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清乾隆《临榆县志》载:“东门建楼曰‘镇东’,高三丈,凡二层,上层广五丈,下层广六丈,深各半之”。“有额曰‘天下第一关’”。

      今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建筑在高大巍峨的城台之上,城楼为砖砌三间两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城楼顶面用灰色筒、板瓦仰俯铺盖,脊上安设对称吻兽,四角飞檐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姿势生动,城楼东、南、北三面共开有箭窗六十八个,是典型的“箭楼”形式。

      作为城门主城楼的“天下第一关”城楼为箭楼形制,这在同类规模的城防建筑上甚为特殊,一般情况,城门主城楼均建为楼阁式建筑,箭楼则是城门外围瓮城上的城楼形式,这其中的原因是由城楼的不同功能所决定。通常来说,箭楼顾名思义,是置于前哨临敌射箭的前哨堡楼;楼阁式的主城楼则是城门防卫的驻军指挥处所,有如今天的作战指挥部。楼阁式城楼四面皆置窗扉,便于了望指挥;箭楼置箭窗,是便于防卫和射击攻城之敌。视今天仍保存有古代城门门楼建筑的北京城(如前门楼)和西安城,其城楼形制均为箭楼在前面瓮城之上,楼阁式的主城楼则置于后面的主城墙之上,无一例外。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城楼的不合制度的现象,一些资深学者曾经表示过怀疑,中国著名长城专家、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1993年在山海关区政府召开的“山海关南门楼(望洋楼)修复论证会”上,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罗老先生怀疑:今“天下第一关”城楼,可能为后世维修时从前面的瓮城上移来,在此之前的山海关东门瓮城上有可能建有箭楼。

      查明清以来所修各《山海关志》、《临榆县志》,未发现有山海关东门瓮城上建有箭楼的记载,在当地传闻中,也未听说有此事。因而,说现存“天下第一关”城楼系瓮城移来之说,显然还缺乏有力证据。但是,罗先生说“天下第一关”城楼形制与制度不合,不是原来之建筑,则是极具慧眼,表现出先生的学识和古建筑制度方面的精深见地。

       依前面所说,我国现存同类城楼形制特点,一般都是箭楼居外,而处于主城墙上的城门楼则基本是楼阁式,作为明代京师屏障,长城东部重镇的山海关主城门——“天下第一关”城楼,应该也是这样的形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一鳞半爪的历史文献中,寻得若干蛛丝马迹。

      山海关地方史志中存有大量明代人咏“镇东楼(即今‘天下第一关’城楼)”的诗作,其中不乏“天下第一关”城楼形制印象的诗句。明天顺三年举人、成化八年进士,曾任过兵部给事中、福建按察司佥事的萧显,他的《镇东楼》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城上危楼控朔庭,
百蛮朝供往来经。
八窗虚敞堪延月,
重槛高寒可摘星。
……

      从“八窗虚敞堪延月”句分析,这座雄伟高大的城楼,似乎是四面有窗。关于这种看法,在另一首萧显与时任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钦唱和的联句诗中,表现的则更加清楚:

凭栏东望见三山,
壁立亭亭宇宙间。
风送岚光来碧峰,
云开晓色拥青鬟。
人从按马营前过,
鸟到和龙岭外还。
玉垒高深天设险,
丑夷空自负冥顽。

     此段首句最为明了:“凭栏东望见三山”。看来楼的东侧不但有窗扉,而且还设有围栏,因此能凭栏远眺东方的“三山”(约是辽宁省绥中县的“三山”)。今天的“天下第一关”城楼东、北、南三面无栏,箭窗窄小、平时不启,人不能出其外,当然就不能凭栏眺望了。城楼设栏,可凭栏远眺的必然是楼阁式的城楼建筑。诗中描绘的山形水色,只有站在城楼的东窗之外才能望到,如似今天西向一面开窗,则只能看到城楼里侧的城内景色,东面的山是绝对看不到的。萧显是山海关人,晚年致仕还乡,写过许多写实写景和抒发胸中抱负的诗文,我们从中可窥出些城楼形制的端倪。他的另一首诗与陈钦唱和的咏《镇东楼》诗,也可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些启示。诗曰:

雨过凭君一倚栏,
远从天外见峰峦。
苏公木假犹堪记,
管子风清正足叹。
险据西南波浪汹,
根盘东北地形宽。
楼头日日看图画,
俯仰乾坤不尽欢。

      诗中亦反映出萧陈二人凭东栏远望关外群山,慨叹不能实现平定关外胡虏之抱负,这其中,也透出城楼东侧是置窗设栏的。

      另外,还有一个明成化六年任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的尚絅,他也写过一首咏“镇东楼”的诗。他诗中描绘的一派田园风光,也是如今西面置窗所见不到的,诗曰:

十二栏杆百尺长,
倚天杰构镇边疆。
海山南北环千里,
城郭高低绕四旁。
极目云横村树渺,
隔帘风细野花香。
天平时节登临好,
暴客重门不用防。

      类似这样的诗文,还可以列举许多,但在这里就从略了。

      如果说以诗文的描述做判断依据,尚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近期披露、现藏韩国汉城明知大学的古《山海关内外图》,则是“天下第一关”城楼早期形制的最好见证。从这个清代早期的古图描绘,可看到城楼原来的形式面貌。

      绘制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山海关内外图》,是1760年至1761年朝鲜王国使节团途经山海关时依实景绘制的。这个使节团以吏曹钊书(相当于中国当时的礼部侍郎)洪启禧为正使、赵荣迟为副使,绘制者是随行人员中的专职画师。据称,当时的朝鲜国王英祖大王,常听人说起中国的长城和山海关这座天下的名关,心生羡慕,便选派了画师随行,想通过画师的画作了解到长城和山海关是什么样子。为此,使节洪启禧还专门撰写了山海关及长城的说明文字,附于画后呈上。韩国学者考证:《山海关内外图》绘制时间为公元1761年(朝鲜国英祖大王三十七年)。

      在这幅《山海关内外图》中,我们可见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为二层楼阁式建筑,红漆明柱,上层四面置窗,下层砖墙西面开门,“天下第一关”巨匾悬于上层的屋檐之下。韩国明知大学教授、中韩古代关系史研究者朴泰根先生,是一个对于明清时期山海关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朴泰根先生著有《古代的朝鲜使节与山海关》等专题论著。据他的研究,明朝中后期,“城门楼(天下第一关城楼)外面匾以‘镇东楼’,内面匾以‘天下第一关’”。朴先生来信说;“明朝万历当年,东城楼上有了两个匾额了,其中一是‘镇东楼’,悬于外侧;另一个是‘天下第一关’,悬于内侧,……”朴先生十分肯定地说:“……由此所(可)知镇东楼的原来形制,应是阁楼式,箭楼上岂有如此‘镇东楼’的匾额吗?”朴先生的意思是说,类似箭楼这样、外侧临敌的一面,一般是不悬挂什么匾额一类的东西的,这个看法是不错的。北京正阳门前面的前门箭楼就不悬挂匾额,“正阳门”匾是悬于楼阁式的正阳门城楼之上的。朴先生山海关研究,依据的多是当年朝鲜来华贡使记录的一手材料,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价值性是比较高的。

      综上所述,“天下第一关”城楼早期形制不是今天的箭楼形制,今天的箭楼 ,很可能是后世重修时改建而成的。由《山海关内外图》绘制年代、佐以山海关地方史志推断,改建之年,应该在清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内,“天下第一关”城楼共有三次重修和较大规模的修缮,第一次是乾隆二十九年,第二次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第三次在光绪五年。这三次修缮中,究竟是哪一次重修中进行了改建?出于什么原因把原来的楼阁式城楼改成箭楼式城楼?这还是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

2008/8/3 22:52:54
被访问6490次
 

版权所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策划&设计:秦皇岛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335-5051313  冀ICP备13010551号